网络暴力的刑法区别规制途径探究

liukang20241天前热心吃瓜1123
作者:张楚(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使用法学研讨基地副主任)
来历:《青年记者》2024年第11期
导 读:
本文主张,依据网络暴力的类型和行为办法,将其分为咒骂诽谤型和言辞引导型进行规制,依据国家最新法令法规,结合行为人的行为办法和违法构成,别离点评为相关违法。
2022年11月,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管理的告诉》,对预警防备机制树立、当事人维护、信息分散防备等问题作出了规范。2023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违法的辅导定见》(以下简称《辅导定见》),对网络暴力的刑法适用提出了相关主张。2024年6月1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暴力信息管理规则》(以下简称《管理规则》),对网络暴力的信息监测预警、信息处置以及维护机制等进行了专项规则。至此,国家构成了网络暴力规制的根本办法与途径。
一、网络暴力规制的理论基础
(一)网络暴力的法令概念
依据《管理规则》,网络暴力是指经过网络对个人会集发布的凌辱咒骂、诽谤诽谤、威胁钳制、侵略隐私,以及严峻影响特定个人身心健康的责备嘲讽、下降轻视等行为。网络暴力的外延比较广泛,包含使用网络对特定个人凌辱、诽谤或许其他给特定个人带来不良社会影响的言语行为。网络暴力既可所以违法信息,也可所以不良信息。
(二)网络暴力的根本特征
1.传达活动构成的自发性。[1]一般情况下网络暴力只要少数“始作俑者”,但因为网民猎奇心思的唆使,“破窗效应”会诱使其他网民竞相仿效,乃至发生肆无忌惮的网络暴力行为。
2.网络信息结构的敞开性。[2]因为网络空间的特色,网民或许在网络暴力信息中添枝加叶,导致从前的网络信息变味,扩展网络暴力信息的规划,发酵为更严峻的网络暴力事情。
3.网暴传达作用的失控性。[3]受网络信息敞开性的影响,网络暴力的施行者难以控制网络暴力事情的开展方向以及传达作用。因而,网络暴力行为是成心,但关于不可控的效果或许出人意料。
4.网络言辞影响的恶劣性。因为网络暴力传达的自发性、敞开性和传达作用的不可控性,网络暴力往往发生比实际空间更为严峻的效果,形成被害人“社会性逝世”,乃至自杀的严峻效果。
(三)网络暴力的类别区别
依据《管理规则》,网络暴力有必要是针对特定个人做出的言语暴力行为,不包含对特定机关单位做出的言语暴力行为。其罗列的行为办法能够分为咒骂型、诽谤型、侵略隐私型以及其他类型。但这样的分类存在穿插和重合,与以往规则比较,《管理规则》把不良信息也作为网络暴力处理。从对网络暴力的规制途径上,笔者主张能够分为咒骂诽谤型的网络暴力和言辞引导型的网络暴力。前者在信息内容上现已构成违法;后者是信息内容自身不违法,但在信息传达的办法上“带节奏”,随同网络效应会给被害人带来负面影响。
二、咒骂诽谤型网络暴力的规制途径
咒骂诽谤型网络暴力是指信息内容涉嫌违法,包含咒骂型网络暴力和诽谤型言语暴力。前者是指在信息网络上任意咒骂,歹意诽谤别人的行为;后者是指经过并使用网络制作、分布别人流言的行为。刑法第246条规则了凌辱罪和诽谤罪两个并排罪名。
(一)咒骂型与诽谤型网络暴力的界分含义
一般以为,凌辱、咒骂行为或许具有实际的实在性,或许是在既定实际的条件下歹意贬损、任意点评,用以诽谤的实际一般是伪造的。网络空间难以仿制实际空间中的物理暴力,但在言语传达中,咒骂型言语暴力和诽谤型言语暴力或许存在传达作用的不同。构成凌辱罪的行为一般具有必定程度的公开性,即当着第三人的面让被害人尴尬,导致被害人的社会点评下降。[4]因而,咒骂型言语暴力的传达作用侧重于让被害人感知,让其深受其苦楚,经过网络扩音,让被害人在连带反响中成为众矢之的,在负面言辞中难以遁形。诽谤型言语暴力的传达作用侧重于被害人之外的第三人,经过对不实实际的描绘,下降被害人的社会点评。[5]依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说,前者能够点评为凌辱罪,而后者能够点评为诽谤罪。
(二)咒骂型与诽谤型网络暴力的构罪确定
依据现行法令,咒骂型网络暴力和诽谤型网络暴力都是“情节严峻”才构成违法。2013年公布的《关于处理使用信息网络施行诽谤等刑事案子适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说》,规则了网络诽谤,即诽谤型网络暴力到达构罪门槛的三种景象。一是阅读量或许转发量到达必定门槛,二是网络暴力致使被害人或许近亲属在精力上或许身体上遭受严峻效果,三是有网络诽谤前科。实践中争议较大的是阅读量或许转发量的点评,尽管阅读和转发的数量行为人难以控制,但行为人将诽谤信息发布至网上,应当预见网络传达或许带来的局势和效果。行为人的网络诽谤行为是成心,尽管舆情众多也存在过错,这并不影响本罪的适用。转发量既包含其他网络媒体的转发,也包含其他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在此基础上的二次加工转发,只谈论不转发的,笔者以为不该视为司法解说所称的“转发”,因为并没有经过下一个“自媒体”对诽谤内容进行分散。
该司法解说没有规则网络凌辱行为,即咒骂型网络暴力“情节严峻”的景象。笔者以为,根本能够准用该司法解说的规范,但就第一种景象而言,咒骂型网络暴力应当只包含阅读量而不包含转发量。在诽谤型网络暴力事情中,其他网民的转发和跟风原本便是诽谤作用的体现,和诽谤型网络暴力不同,咒骂型言语暴力更倾向于行为人经过自己的行为下降被害人,下降被害人的社会点评,其他转发者尽管也应当遭到法令的制裁,可是依据罪责自傲准则,行为人不该当为其他转发者的凌辱咒骂行为担任。
(三)咒骂型与诽谤型网络暴力的从重情节
从重情节不等同于上述的“情节严峻”,而应当是比“情节严峻”更重的情节。“情节严峻”是构成凌辱罪或许诽谤罪的入罪门槛,而“从重情节”是在入罪的基础上,在根本的量刑起伏之上进行量刑。[6]依据《辅导定见》,咒骂诽谤型的网络暴力须从重处分的景象有以下五种。第一种,针对未成年人或许残疾人施行,这是考虑网络安全维护目标的特殊性。第二种,安排“水军”“打手”施行,这是考虑网络传达行为的有安排性。第三种,假造“涉性”论题侵略别人品格尊严,这是考虑不法信息内容的敏感性。第四种,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假造违法信息,这是考虑信息造假手法的高仿性,极易使得转发和阅读的网友信以为真。第五种,网络服务供给者施行,这是考虑行为主体的工作要求。
此外,凌辱罪和诽谤罪本为自诉案子,但假如严峻危害社会次序或许国家利益,能够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严峻危害社会次序的规范比较笼统,依据前两部司法解说,归于“社会影响恶劣”,一起准用的条件有必要具有以下两种景象之一。一是加剧效果上,被害人近亲属精力失常、自杀,或许网络暴力信息在网络上许多传达,引发群体性事情、公共次序紊乱或许民族宗教抵触的。二是行为情节上,凌辱、诽谤多人或许屡次。
三、言辞引导型网络暴力的规制途径
言辞引导型网络暴力,依据蹭炒热度、推行引流的意图,行为人使用互联网推送、传达相关信息,以此引导和控制言辞,对被害人发生晦气点评。这类言语暴力是近年来较常见的网暴行为,行为人能够经过发表被害人隐私,或许对互联网上特定个人进行“人设画像”,诱使网民向着有损被害人的极点方向进行点评,尽管点评内容不包含对被害人的诽谤和咒骂,可是点评内容具有较强的言辞引导性,引导网民对该事情给予恶评和差评。[7]言辞引导型的网络暴力一般依托于相关实在的社会事情,“自媒体”经过热门点评或许借题发挥,从而成为“定见首领”主导言辞。尽管事情为真,可是对事情的点评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针对性。
言辞引导型网络暴力一般经过三个进程。第一步,获取网暴目标的网络地址或许身份信息。第二步,组成谈论此次事情的群组,设置相关论题,对论题进行热门营销。第三步,经过互联网引导网络用户对被害人进行质疑、批判和美化。该进程能够在被害人自己的微博、小红书等交际媒体渠道进行,也能够经过其他网络渠道的信息投进围堵被害人,让被害人深陷言辞风云而“社会性逝世”。综上,言辞引导型的网络暴力一般情况下能够从两个端口进行规制。[8]
(一)事情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维护途径
假使行为人为引导言辞,成心查找被害人的网络信息或许实际身份信息,违法获取或许供给别人个人信息,安排所谓“人肉查找”,情节严峻的或许涉嫌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罪。可是依据《关于处理侵略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子适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说》,构本钱罪,在涉案个人信息的条数上有所要求,一般情况下最少要求行为人供给或许获取50条个人信息。可是言辞引导型网络暴力只针对特定个人,因而只会触及少数的个人信息,除非在获取或许供给事情当事人个人信息的一起也触及其他相关人信息的,个人信息累计的条数到达构罪条数的,才能够依照本罪处理。因而,以这个端口对言辞引导型言语暴力进行冲击,刑法的适用条件较为严苛,规制力度也较小。
(二)事情发布者的论题营销规制途径
如前所述,笔者论说的言辞引导型网络暴力,是行为人发布的网络信息不包含违法内容,但此类网暴行为因为控制言辞依然或许涉嫌其他方面的违法违法。事情发布者的论题营销或许涉嫌两方面的违法,能够经过以下两种途径别离规制。
1.论题导入的营销意图涉嫌违法。依据《辅导定见》,假使使用网络暴力事情营销炒作,或许涉嫌不合法使用信息网络罪。在言辞引导型网络暴力事情中,行为人大多经过对热门事情的点评,蹭炒热度,博人眼球,推行引流,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寻求更多潜在受众。可是,此种经过网络事情引流宣扬自己的大众号或许个人主页的行为,一般只遭到社会公德和工作道德的束缚,只要引流导入的产品页面或许服务群组违法的,才或许构成不合法使用信息网络罪。依据刑法第287条之一的规则,构成不合法使用信息网络罪的景象包含:施行欺诈、教授违法办法、制作或许出售违禁物品、控制物品。对经过网络暴力营销论题,导入网络违法活动,或许为相关网络违法作衬托的,能够将网络暴力行为以相关网络违法的准备行为,或许以不合法使用信息网络罪科罪处分。
2.论题推行的营销办法涉嫌违法。假如导入的论题自身不触及违法,仅为普通电商推行或许产品推介,该行为亦不违反法令法规。可是论题推行引流的办法涉嫌违法的,相同能够遭到刑法的规制。因为《管理规则》所指的网络暴力有必要是针对特定自然人所作出,因而不包含对特定灾情、警情、疫情和险情的点评,亦不包含对政府单位、国家机关的诽谤和诽谤。所谓论题营销办法涉嫌违法,体现为博主为招引网民重视,在“自媒体”交际账号上对社会热门事情进行不妥点评和引导,最终使事情当事人不断堕入无法脱身的网络言辞,许多网络暴力事情多为此类言辞引导型的网暴。
尽管对既定网络事情,每个网民在尊重实际的基础上都有谈论、点评和表达观点的权力,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开展和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在当时的网络年代背景下,行为人经过网络分散表达自己的心情,更易引起其他网民的心情感染和行为仿效。在“自媒体”年代,网民都身兼受众和传达者两重身份。与传统的定见首领不同,一个敞开度较高的交际媒体渠道的用户体量越是巨大,其对实际事情的网上再现才能就越强,各类论题会不断发生出来。[9]
在线上线下双层空间的社会管理进程中,网络已然是一个公共场所,不妥发言和歹意言辞或许引起公共场所次序紊乱。在2013年的《关于处理网络诽谤等刑事案子适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说》中,规则“在信息网络上分布虚伪信息,起哄捣乱,形成公共次序严峻紊乱的”,涉嫌寻衅滋事罪。该司法解说出台较早,而且言辞引导型的网络暴力,行为人对特定事情的谈论仅仅点评和引导的办法不合适,并非“诽谤”。可是,从信息传达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来看,这样营销出来的网络事情,其影响程度并不比诽谤起哄捣乱的更小。关于整个事情的推进,引导言辞的“定见首领”在事情定性、谈论引导等问题上具有显着的倾向性。[10]
笔者以为,在网络的众声喧闹下,每个被定见首领带动的网民,不只承担着运载、分发信息的功用,其材料同享、安排谈论、谈论表态等一系列动作和网络痕迹,也发明了每个网民的数字品格和精力动态,让事情当事人“社会性逝世”的最终一根稻草与其说是事情自身,不如说是对该事情的负面点评对案子当事人带来的无处遁形的困扰,这样的传达作用契合《管理规则》中关于网络暴力“责备嘲讽、下降轻视”的“严峻影响身心健康”的特色描绘。线上线下漫山遍野的谈论,无疑会抢占公共资源,形成网络虚拟公共场所和实际国际社会次序的紊乱。因而,行为人以网络谈论歹意引导违反公序良俗或许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营销网络暴力事情,对事情当事人形成严重影响的,能够以为是“在公共场所起哄捣乱”,假使形成了公共次序紊乱,能够以寻衅滋事罪科罪处分。
四、结语
网络暴力事情益发遭到立法、法令和司法的重视,应当充沛区别网络暴力的类型和办法进行规制。关于咒骂诽谤型的网络暴力行为,能够依据现有法令和司法解说,以凌辱罪、诽谤罪进行点评。关于言辞引导型的网络暴力行为,当时的刑事法令愈加侧重在事情当事人个人信息以及论题导入意图行为的规制,假使在网络暴力进程中有不合法供给、获取或许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或许以事情谈论为手法引流相关网络违法的,能够以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罪及不合法使用信息网络罪进行处分。关于歹意引导网络谈论,制作网络热门,对当事人形成严重影响的网络暴力行为,相关司法解说现在没有明确规则,因为网络的公共性和敞开性,笔者主张能够以寻衅滋事罪科罪处分。
【本文为重庆市教委2022年人文社科研讨项目“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司法数据同享机制研讨”(编号:22SKJD029)、重庆市言语文字科研项目“数字化年代背景下言语暴力网络渠道管理途径研讨”(编号:yyk24239)、西南政法大学2023年研讨阐释党的二十大精力校级科研项目“整体国家安全视界下公共数据同享与跨境准则研讨”(编号:2023XZZXYB-03)阶段性效果】
参阅文献:
[1]刘艳红.网络暴力管理的法治化转型及立法体系建构[J].法学研讨,2023(05):79-95.
[2]赵精武.异化的网络谈论:再论网络暴力信息的阶段化管理[J].北办法学,2023(05):21-36.
[3]敬力嘉.网络服务供给者网暴管理职责的体系打开[J].北办法学,2023,17(05):37-50.
[4]周葆华,罗沛.网络暴力:概念情境、类型聚集与协同管理[J].青年记者,2023(17):68-70+74.
[5]周立波.网络暴力违法的刑事法管理[J].法治研讨,2023(05):38-51.
[6]罗翔,张慧敏.网络暴力管理视域下凌辱、诽谤罪的同质化点评与选择性适用[J].江淮论坛,2023(05):118-126.
[7]石佳友.网络暴力管理中的渠道职责[J].法令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06):14-23.
[8]周菘,杨化齐,李薇薇.群际抵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社会身份对社会信息加工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6):115-120+128.
[9]石经海.对网络暴力进行分层体系管理[J].我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10):75-77.
[10]王文华.论反仇视言辞视阈下网络暴力的法令管理[J].我国使用法学,2023(05):63-75.
本文引证格局参阅:
张楚.网络暴力的刑法区别规制途径探究[J].青年记者,2024(11):99-102.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提高教育感染力,让“大安全”理念深植人心——天津走深走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黄江林船头悬挂着“国安号”赤色彩灯、顶部张贴着夺目的“4·15”主题标识、船舱内年画娃娃IP“津小安”化身“国安小卫兵”介绍20项要点安全范畴……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降临之...

出口仍然亮眼,俄罗斯石油怎么打破西方“限价令”制裁?

在对俄罗斯石油制裁近一年之后,因未到达预期成效,欧盟及美国正参议对俄罗斯石油进一步的“限价令”制裁。2022年12月,欧盟各成员国在与七国集团(G7)进行持续数月的和谐后,终究赞同将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

“国际超市”热烈仍旧 义乌老板用心续做“地球人生意”

本文转自【我国新闻网】;中新社浙江义乌4月14日电 (钱晨菲)“义乌做‘地球人生意’,咱们并不忧虑单一国家的关税上涨。咱们只需用心做好品牌和产品。”在义乌做了近30年雨伞生意的张吉英如是说。在美国滥施...

德专家:我国已成德国高质量产品竞争对手

参考消息网11月18日报导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11月13日刊登题为《德国经济学家乌尔丽克·马尔门迪尔:“咱们逐步失掉我国这个出口商场”》的专访,记者是雷内·赫尔奇。经济学家乌尔丽克·马尔门迪尔说,我...

搭“交易之桥” 促“双向奔赴”

来历: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15日,境外收购商在广交会上留影。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越南客商在广交会上观赏一家我国企业展出的冰柜产品。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在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客商观看人形机器人演示。新华社记...

织密虚拟国际法网 对“按键伤人”说“不”

2024年,有383名网暴者被判刑!3月8日,最高公民法院作业陈述中继续从严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的一组数据引起广泛重视——2024年,有292人以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罪被科罪判刑,有91人以凌辱罪、诋毁罪被科...

友情链接: